2011年3月1日 星期二

「全國客家日」與藝文提昇之感評

 宋細福

  行政院農委會農試所退休


相傳六千多年前,農曆正月二十日,女媧補天,終止了人類的天災地變,為了感念女媧之大恩,而定為「天穿日」;在這一天,男不耕田,女不織布,大家放下手邊工作,讓大地休養生息,並以資記念。

本年度之「天穿日」,正逢中華民國一百年國曆二月廿二日,經行政院客委會與客家民間各界,審慎擇定作為首屆「全國客家日」;此一節日期間,不但臺灣之中央及地方客家界,均有熱烈的藝文表演節目外,其它世界各地之主要客家城市,亦皆同步慶祝。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於民國一百年國曆二月十九日,在臺北市「新舞臺」舉行藝文晚會活動,在此晚會中,可謂已大大啟開了提昇客家藝文水準之風氣,乃作此一感評。

總體而言,此次「全國客家日藝文晚會」是成功的;在安排節目上,不但保有傳統的山歌、民謠,而且也有「再造新猷」---創作現代客語新歌演唱,滿足了老、中、青各代心靈之所需;另在鼓藝之表現上,更是氣勢磅礡,令人耳目一新,並已完全跳脫了傳統大鼓陣純樸之局限,進而達到不後於韓、日之國際水準;更值一提的還有,將客家民謠與交響樂編成組合曲之演奏及演唱,更使客家藝文表演得以步上現代之國際潮流,此乃客家界多年來之期盼。

2010年筆者於客家雜誌240期,曾評述台灣在舞台設計、燈光、電子技術之配合藝術上,在國際上很負盛名,而且民間營業藝團體,亦早已實施;但客家節慶之藝文表演上卻始終闕如,致使十年前遠遜於臺灣之大陸客家藝文表演,進年大陸反而一躍而遠勝於臺灣;如今此一「全國客家日藝文晚會」確實已有了明顯的改善及部份超越之實況;但還有諸多尚須加強改善之空間。

以現代之聲光電子控制技術,作為加強效果與氣氛之舞臺設計,已是國際間眾所周知,但本晚會卻空有澎湃海浪及寧靜空間景物之動態影片場景,卻可惜均未能配合演出境況之所需;筆者深信只要主事者稍加注意與要求,假以時日技術上之配合當是輕而易舉,也是指日可待之事。

表演舞台之多層次立體化方面,雖比以往顯有進步,但在演出及導演者,均未能及時適應與予配合,致使還是空有設施,演出卻依舊局限於平面之憾,因之在視覺藝術之提昇方面,導演者應加速全面瞭解與掌控,再進行規畫並配合努力改進之。

至於歌唱節目方面,本晚會並非以年青酷哥辣妹以爭寵,而是用資深山歌歌壇老將姜玉雲、呂錦明為主唱;其歌聲悅耳動聽,聲質渾厚,迴腸盪氣,實已唱出了山歌之精髓,也更鞏固了傳統山歌在歌壇上之永恆屹立,其功實不可沒。

「再造新猷」年輕一代之創作,可謂可圈可點,惟用詞咬字方面,似尚有待加強,除分發DM外,最好充分運用銀幕看板,否則諸多歌詞,會有難以消化之感。

交響樂團,以往有在曲目中,曾以蜻蜓點水似的,以極少量客家民謠組曲演出,但今之晚會,是以全部客家民謠為組曲演出,乃前所未見之有,實令在場人士讚歎不已,連呼客家民謠也可以如此表現,並將當可進軍於國際樂壇。

前幾年廈門交響樂團來臺演奏時,曾有民間山歌歌首隨團獨唱,其演唱時該樂團之樂器卻均動也不動,凜然成了台上之凌視者;使獨唱歌手顯得好不孤單、卑微與不堪;其目的似乎不過為了更顯凸樂團之高高在上而已。

本晚會之「長榮交響樂團」,又首創以宏偉之交響樂組曲,奏出了客家山歌精湛樂章,再配合演唱者陳忠義渾厚動聽之歌聲,確令所有聽眾為之動容與激賞。

綜上而言,行政院客委會此一晚會之策劃上,確已成功帶動了客家藝文表演的新里程,不過此乃佳境之起步而已,百尺竿頭尚應更進一步,期能在此預算倍增之同時,以固定之預算,責成軟、硬體改進之計劃,並辦理定期選拔比賽與專訓,使客家藝文也能齊身於世界藝林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