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7月28日 星期一

雞肉絲菇姬白蟻與黑柄炭角菌間的恐怖平衡

 宋細福

行政院農委會農試所退休


    姬白蟻巢在正常平衡的狀況下,其雞肉絲菇「原基體」porimodia,就如「真菌花園」中,群花怒放結果纍壘;使其白蟻住民豐衣足食,社會呈現一片昇平盛世之榮景;如1圖。


    惟此榮景下,卻仍然進行著姬白蟻吃雞肉絲菇之原基體,而雞肉絲菇又要靠「黑柄炭角菌」製作養分維生,又「黑柄炭角菌」則需姬白蟻之環控能力,才能使此一小天地運作正常。

   如該平衡因子稍有改變,馬上就會形成失序狀態,輕者飢荒,重則全體覆亡;故此一平衡乃屬一項「恐怖平衡」也。

   姬白蟻為使黑柄炭角菌謹守本分,做好分解白蟻採回之纖維等原料,作為雞肉絲菇培養生長所需之養料,同時也得使黑柄炭角菌藉此取得維生資源。

   根據學者報導,該姬白蟻可將蟻巢中之二氧化碳指標氣體,控制高達20%之濃度,此一狀況,比一般清新空氣0.03%之標準,要高出近700倍之多;如人類吸入將隨即暈倒。

   在此一狀況下,黑柄炭角菌對雞肉絲菇、姬白蟻均顯得馴服無害,且分解食物貢獻良多;然而一旦失衡,則全體大亂甚而同歸於盡;筆者等曾將部分蟻巢置於容器中,觀察其後續發展;經數日一切尚能維持各自正常。

   但,如該少量蟻巢,在容器中加入幾滴水;此水滴無論是自來水或殺菌水,甚或另有加入新鮮的小樹枝;均隨即就打破了其「恐怖平衡點」,在24小時內就有黑柄炭角菌絲,被激化而開始冒出(2.3),且很快的就侵入蟻體並將之殺害。(4)

   又如在容器中,置入乾燥之樹枝者,則該白蟻就會隨之取而作為新巢材料(5);但由於該巢片因巢薄氣稀,又無蟻后費洛蒙之加持,故其維持存活,亦只有一周左右即告死亡。

   本文所謂之雞肉絲菇、姬白蟻與黑柄炭角菌間的恐怖平衡者,在人類社會亦然;人類社會中,有所謂英雄豪傑,也有梟雄大盜,它們都具有特殊的人格特質。

   人類對此具人格特質者,是以教育、宗教、法律等導之以正,否則就會遺害無窮了;而本文所指之黑柄炭角菌,亦有其特質;姬白蟻則是以營造環境、特殊氣體濃度等,以達到所需之目的。

   據遺傳學原理,具該特質染色體之人類,其染色體之組合,大都比常人多了一個y,而成xyy;此類人士如能導之以正,乃為社會之福也;而黑柄炭角菌,其成為姬白蟻社會善惡之機制者,尚有待吾人進一步的研究與瞭解。

   附記:本文所用的姬白蟻巢,依然是2014617日,在南庄碧絡角觀光花園採得姬白蟻蟻后時所保留者;本文所有觀察日期為2014710日前完成。(如需更多資料,請於網路鍵入宋細福部落格即可查得)





2014年7月21日 星期一

台灣新發現的大型雞肉絲菇紀錄

宋細福 行政院農委會農試所退休

一般所謂之雞肉絲菇Termitomyces albuminosus 亦有主張應為T.eurhizus者,其菇體出離地面,成鐘狀未達平直之前;菇體重量約為50-100g左右,而其子菇期(pin haed)亦即菇傘頭部剛冒出地面之際,其菇柄之直徑平均為2cm左右,重量為25g左右;如2圖。本文在苗栗南庄發現之大型雞肉絲菇者,其子菇期之菇柄直徑為4cm,重量即已達248g;幾約為前者之10倍,如1圖。

如將該菇體與新台幣5010元之硬幣相較則更顯其碩大,如3圖。

據過去之經驗,該菇如任其開傘,直徑有達30cm,菇重500g者。

該菇採取回來後,以組織分離方法進行純粹分離,並 培養在25-30C之室內,經16天後其菌落直徑為1.9cm

以上有關資料僅屬初步調查記錄,如與學者已正式發表過之數十種雞肉絲菇而言;此一柄大、單生等特性者,似較近於學名Termitomyces robustus之一種其中文名稱名,筆者則暫以「台灣南庄粗柄大雞肉絲菇」而稱之,簡稱「粗柄大雞肉絲菇」

 

惟分類學Taxonomy乃屬一門專業中之專業,因之此一學名,筆者尚不敢妄加斷言,它就是T.robustus或另屬其他新種;故須待資料具足時,再另行請教知名學者同定Identification而確定之。

 

   此一類型之雞肉絲菇,筆者曾於1990年代,在桃園新屋鄉一個庭院之箭竹叢下摘取烹食過,確實味美無比。

 

目前民間在網路出現之巨型菇類:一叢有數公斤至數十公斤,均予號稱雞肉絲菇者,事實均非也;而它是屬於巨大口磨之類;其學名為:Tricholoma giganteum該菇筆者在職農試所時,曾將無粉臭味之品係,於1990年代,研究並以金福菇之名,推展民間試作;但由於該菇須培養六個月以上才能正常生產,成本相對較高,且菇體過大,市場只叫好而不叫座,故而最後消失於市面;此段之所述,乃兼答諸多網友在網上所提之關心問題。

 

 

 

附記:

 

 本文為續2014622日,所完成「難得一見之姬白蟻蟻后及其所帶來的雞肉絲菇」一文時,所約定之後續另一項工作紀錄。

 

201473日,果然又接到苗栗南庄「碧絡角觀光花園」余易政園主急電通知,又發現了一個巨大的雞肉絲菇,剛冒出地面;於是由野生菇新夥伴鄭博仁董事長自台北驅車前往;發現地是離前次發現姬白蟻蟻后之另一山間,也就是園主住宅附近之樹陰下。

   經園主熟練的主鋤下,掘開了此一巨大之雞肉絲菇子菇體;由鄭博仁夥伴照相後,急車送回台北,進行分離培養作業,最後完成此一   “台灣新發現的大型雞肉絲菇紀錄一文。如需更多有關資料,得自網路鍵入"宋細福部落格幾個字樣即可取得。







 

2014年7月12日 星期六

台灣生產之名貴中藥材__丹蔘

 業智識

台灣生產之名貴中藥材__丹蔘

宋細福

行政院農委會農試所退休

丹蔘(學名:Salvia miltiorrhiza)是唇形科鼠尾草屬植物,其根是一種名貴的中藥。

一般稱為"丹蔘";另有:赤參,山參,紫丹參,紅根,紅骨筍,紅暖藥,紫黨參,紅參,血參,血參根,血丹參,紅丹參,赤丹參,血生根,血山根,木羊乳,連馬,山紅蘿蔔,活血根,靠山紅,燒酒壺根,野蘇子根,山蘇子根,大紅袍,蜜罐頭,蜂糖罐,朵朵花根,卻蟬草根,卻蟬草根,奔馬草根,長鼠尾草根,水羊根等別名。

「神農本草經」將丹篸列為上品藥材,意思就是沒有毒性。在《本草圖經》並云:「二月生苗,高一尺許,莖幹方棱,青色。葉生相對,如薄荷而有毛,三月開花,紅紫色,似蘇花。根赤大如指,長亦尺餘,一苗數根。」而後在歷代的本草藥典中也都有相關的記載和研究。

丹蔘根主含脂溶性的二萜類和水溶性的酚酸成分,還含黃酮類,三萜類,甾醇等其他成分。

 

一、功能主治:據中醫藥典籍記載有以下之功能:

 

祛瘀止痛,活血通經,清心除煩,擴張血管。用於月經不調閉經痛經,癥瘕積聚,產後惡露,胸腹刺痛,腸鳴腹痛,熱痹疼痛,瘡瘍腫痛,心煩不眠;肝脾腫大,心絞痛。一味丹參同四物湯,為婦科要藥。在服用前最好經中醫師依各人之所需而指示用量為妥。

二、食用小提醒:

1.丹蔘藥性為活血而無補血作用。

2.出血性疾病慎服。

3.婦女經期與懷孕期間避免使用丹蔘。

4.使用丹蔘,應避免同時使用含阿斯匹靈和其他抗凝血的藥物。

三、飲用方式:

直接沖泡飲用即可。也可加入紅棗、桂圓、枸杞或菊花等自己喜歡的材料,成為複合的丹蔘茶。當然,若要拿來燉補湯品,也是很方便的。茶包可以回沖,回沖後享受溫熱的甘甜,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呢!

四、服用成效實例

客家大老姜 政老先生,今高齡92;在70歲前,曾患心血管堵塞;初時上樓梯會有心跳氣喘現象,繼而走路,站立也會出現,最後連坐著也會喘個不停;乃即行緊急送醫就診,大醫院經核子共振掃描等等確認,是由於心臟三條主血管,已堵塞了二條。

於是醫院乃建議開刀做支架治療,惟當時的老先生,因體弱又在寒冬之際,經醫院評估,得先行調養身體,待春暖時節再行開刀;在此空檔期間,有中醫師之友人,建議用丹蔘與北耆作為輔助療材,各日服3公克之量。

實際實施時,得以7日分之量,即各用21公克再配以少量約2公克之甘草,加水共同煎煮取其藥汁放冷後,置於冰箱冷藏,分7天,每天早、晚各服用一次。

待春暖準備開刀時,經醫院複查結果,老先生之心血管卻均已暢通,當也無需開刀;人也回復了健康,走路或上樓梯,再也不會有心跳氣喘現象,迄今已過廿餘載。

在此期間,除開始之數月天天服用之外,以後便採取間歇服用法,以每個月服用七天為原則;老先生之服藥,均由其今已退休之長子姜禮瑞先生所調理;眼看老先生身體一天比一天健康;更加熱心於社會公益與客家事務,且樂此不疲;惟一副作用是,如稍有不順意,則聲如洪鐘,咄喝依舊,此雖令人臉紅耳麻,心情卻至為寬慰,---因為敬愛的老父是由於丹篸而健健康康的回來了。

丹蔘在本省東部已經栽培生產多年,也已墊定了相當成果:台灣西北部,桃園農業改良場也試作了多年,目前在新屋鄉亦有民間進行少量的試栽,結果頗令滿意;且新屋鄉有現成台灣最大的有機堆肥場因之參加”103年度青年返鄉從農在地經營示範輔導計畫之部分農場,也期能藉此地利與政府輔導有機農業之便,發展此一丹有機栽培之生產行業。

經名中醫院長徐慧茵醫師,蒞臨現場觀察認為,此一丹篸如能再經成分分析確認良好,則當可藉此有機堆肥場之地利與行政院農委會及改良場等,完美之有機栽培制度,從事生產並大量外銷,當非大陸等其他地區之可比擬。

制度,從事生產並大量外銷,當非大陸等其他地區之可比擬。


2014年6月28日 星期六

難得一見之姬白蟻蟻后及其所帶來的雞肉絲菇

 宋細福

行政院農委會農試所退休


當你在草地上發現雞肉絲菇(Termitomyces albuminosus)

在該菇之地底下,一定會有「姬白蟻(有稱土白蟻)」蟻巢的存在,___

因為雞肉絲菇的「原基體」,乃姬白蟻種植出來供作主要糧食之一。

雞肉絲菇乃白蟻吃剩下之原基體分化後,才長出來的菇體。

1.在苗栗南庄碧絡角觀光花園草地上長出之雞肉絲菇  

在上圖1.之菇體下,用鋤頭挖開後,果然發現有一個姬白蟻巢(如圖2.N部分);再挖向該蟻巢右邊之空隙部分後,赫然發現一隻碩大的蟻后 (2.A) ,躺在蟻巢間空隙之平滑蟻后居室上。

2.挖開菇下土內所出現之蟻巢(左方)及蟻后(右方)


    再詳察該蟻后,可以發現眾多小白蟻尚依舊圍繞;更難得的是,與蟻后共建蟻國皇朝之雄蟻,(3.B)還是亦步亦趨,鶼鰈情深。 

蟻后在新婚時,原與雄蟻體型之大小色澤相同,但後來蟻后之腹部,卻隨日膨大並變白,最大時可達一般白蟻的六百倍之多;據研究推估報導,蟻后一生,約四年即可產下六千萬個蟻卵。

   該蟻卵產下後,隨即由小白蟻(3.C)搬運至蟻巢中之孵化室,並予照顧至孵化。

3.躺在后居室之蟻后與雄蟻及其小白蟻


    蟻卵孵化室,一般發現於蟻巢之中心處,本採集之蟻巢樣本,計分為兩層,其上層部分呈鍋帽狀(如圖4.T),除布滿一般的蟻孔外,中心與「孵卵室」相接處,更備有較大之通道孔一個(圖4.ch)

    下層部分呈圓锥形(圖4.U),表面無蟻孔,故較為平整,且布滿雞肉絲菇原基體。

   在此一圓錐體頂端,有一圓形直徑約3cm之凹窟,既為「孵卵室」(圖4.N),在此窟室中可以看到一窩眾多的蟻卵。

 

4.蟻卵孵化室之位置圖


    該蟻卵孵化室之蟻卵群中,可以看見剛剛孵化之幼蟻,該幼蟻隨即在附近之四處,爬尋覓食。

    筆者從事此項工作50年來,未曾發現白蟻蟻卵孵化室;一直誤認應與蜜蜂相同,一室置一卵;故當取得時,卻渾然不知;所幸此次新參加工作之夥伴鄭博仁董事長眼尖,首先發現有異,而進一步作了此一證實。

 

5.蟻巢中心處之孵卵室及其中心處之蟻卵


  圖中之N為孵化室、E為蟻卵、S為幼蟻、P小白粒者為原基體。

    詳予觀察該幼蟻,自蟻卵孵出後,全身半透明且晶瑩剔透,最初爬行時腳步踉蹌,煞是令人憐愛;在四周都遍布雞肉絲菇之「原基體」處,盡情享用美食。

以上有關資料,確實極為難得,如圖4白蟻孵卵室之卵堆,是前所未見;又如3蟻后,是筆者從事姬白蟻研究50年來,第二次所攝得;今在已熟諳狀況之余易政園主動鋤下,不到20分鐘即行獲得;故乃將此一喜悅分享讀者。

 

6.採集者在「碧絡角觀光花園」採集處留影,右為

園主余易政、左為本行列生力軍鄭博仁、中為筆者。


附記:

   全世界研究雞肉絲菇者,都有同樣的一個願望,___期能為達成人工栽培貢獻一份力量;但數百年來各國所付出之努力,卻均付之東流。

   在台灣之中央研究院、行政院之部分研究所及大學院校均已有人投入研究,多年來亦未曾達成此一目標;而近年在網路上卻可以發現,私人單位之研究者,誠如雨後春筍,惟成果依舊渺然。

   本文為拋磚引玉,將此田野調查之基本資料,提供各界作為集思廣益之素材,並藉之成為世界人工栽培而出菇之第一人;爾今如需進一步了解,筆者在過去五十年來研究之歷程與經驗,作為找尋「蟻后」、「出菇」推論等蛛絲馬跡,藉之作為研究參考者,得在網路鍵入「宋細福雞肉絲菇」,即可出現諸多雞肉絲菇資料。

   或亦得自該資料新書介紹~緣生緣滅地底風雲-揭開臺灣雞肉絲菇曠世之謎 ..."項下點入,找尋電子書試閱《緣生緣滅 地底風雲》試閱(不需安裝軟體可直接開啟閱讀部分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