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3日 星期四

論「通用客語」拯救「客家話」之呼籲

 宋細福

行政院農委會農試所退休

『沒有客家話就沒有客家人』,若沒有客家人,當影響「客家委員會」之存廢,又安能遑論今後客家文化之保存與發揚?。

近年來客家行政單位,雖已竭盡所能從事客家事務的復原與發展工作;如客委會所辦之「客語認證」,客家事務會、局等所辦之各社團文化復興與幼齡客語教學均屬可圈可點,但在此世界母語流失潮之際,其成效速度卻遠不及消亡的陰影。

客家大嬸婆也呼籲

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預估及兩岸現實之評估,客家母語再30年左右即將消亡,當已成為不爭的事實;客委會黃玉振主委,也曾呼籲大家共同努力,期能再喘延10年之光景;最後之結論還是只有消亡一途。

2012829,中華海峽兩岸客家文經交流協會,在客家委員會之指導下,邀請了國內院校客家學院及研究機構的院長、所長、教授、青年學子,就「客家的未來及願景」提出各方面的問題,經討論結果認為,所有問題在20年前已年年提出,而今成效大都依然欠彰,有待繼續加強努力;其中尤以客家母語之復原,更需投入新思維,否則必遭消亡之惡果。

為緊急拯救客家話之消亡,筆者乃提出「通用客語」拯救「客家話」之拙見,期以達到拋磚引玉,使有識之士提出更多卓見,共襄盛舉。

所謂「通用客語」者,是以現今兩岸共通,且「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估,一世紀後乃為世界九大主體語言之「華語」,以其語法調一聲調,而成之「客家話」也。

因之此一「通用客語」,在臺灣無論是「客家人」、「河洛人」、「原住民」、「新住民」,甚至大陸或世界各地之外籍人士,只要是能熟諳「華語」者,均可在數分鐘內學會此一「通用客語」語法,進而以後所有詞句均可自行比擬推敲並達到無師自通之目的;至於已熟諳「客家母語」者,當就無需再學習此一「通用客語」了;如此一來客語之消亡夢魘,亦當煙消雲散矣!。

廣東本來有一已通用之『梅縣官話』,大致亦以「華語」之語法變一聲調而成者,但它為保有「入聲」音,卻使教與學習者,均產生諸多困擾;因之筆者乃去除此一障礙,一律以變一聲調而成「通用客語」語法。茲舉例說明如下:

1.客、華語詞彙語法相同者

由上表觀察得知,「華語」進一聲調或退一聲調,即成「通用四縣客語」,或「通用海陸客語」;而「梅縣官話」則需以「客語」具入聲字部份,如「國、學」者,保留其字「華語」之前音,再附加客音之「入聲」音而成,惟變一聲調之規格並不嚴謹,只能以例外強記處理之。

2.客、華語詞彙語法不同者



由上表觀察得知,「原客語」與「華語」義意相同之一句詞彙,兩者表示方法卻迥然不同;而「通用客語」則均依「華語」有規則的變一聲調而形成。

  

語言是為達到相互溝通之目的,而「華語」除海峽兩岸有13億人口熟諳外,尚有世界多國正蜂擁學習中,因之其普及度必成世界之翹楚。

「客語」與「華語」均同源於「古漢語」,惟各地因時空環境之所需,而各自演化之所成;此兩者,當義意相同之一句話,無論其詞彙語法之同、異,「華語」只須有規則的調一聲調即可形成「通用客語」;此乃「得天獨厚」,為其他語言所無而僅有;在此語言「消失潮」之際,吾人應善加利用之。

「客語」、「華語」相同詞彙者,如『國民學校』,其語音只差一調,因之只熟諳「客語」或「華語」者,均能輕易的聽得懂,當無庸置疑;又「客語」、「華語」不同詞彙部份,如『客語:日頭曬屎朏囉!、華語:太陽曬屁股啦!』,經測試結果發現,用「通用客語」說「太陽曬屁股啦!」,在臺灣之年青一代,無論是否會講「客家話」,均隨即可以瞭解其義;但若用「原客語」說:「日頭曬屎朏囉!」,則只有熟諳客語者,才能瞭解其意義。

廣東之「梅縣官話」,大部份與「通用客語」極為相似,但「梅縣官話」為保留「古漢語」之「入聲」及其聲調之變化不夠規則與嚴謹,而致徒增學習之困擾,故筆者乃去除一切困擾因素,一律採行「華語」語法調一聲調而成「通用客語」

此一「通用客語」拯救「客家話」之呼籲,使成「四、海、大、平、安、通」六種客家語系,如此是否會造成現行「四、海、大、平、安」五大客家母語更快的消亡?答案不但是否定的,而且還是「進可攻退可守」之策。

進者,得以繼續原來母語之傳承教學與發展;退者,則既使不幸,就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估,客家母語於數年後將告消亡,也可藉「通用客語」,隨「華語」之存在而長存不墬,若此客語之消亡問題又何懼之有?。

另有關心人士,總覺得「通用客語」與原有之「四、海、大、平、安」五大語系不一樣,故而未能接受,但反之此五大語系又有那一種是完全一樣的?

爾今如已熟諳本來母語者,當無需改講「通用客語」;惟今90%已失客語能力之年青一代,或想從新學習客語者,卻得以輕鬆的學會此一「通用客語」;進而作為學習「原客家母語」之「橋樑語言」。

以往在客家重要會議或論壇時,難免會有非客籍貴賓的蒞臨,此時之主持者,往往為表示禮貌而改用「華語」,但卻因而使「純客家會議」之本質蕩然無存,且必遭鄉親嚴批「有失身份」,甚而「沒有骨氣」之尷尬;如能使用「通用客語」,則不就兩全其美?。

前曾有操「梅縣官話」之中央銀行總裁謝森中,在國會與議員謝長廷、陳水扁之對話,頗值深思;當時謝森中以純「梅縣官話」答覆謝長廷議員有關兩岸貨幣問題,陳水扁議員又提出:『我聽不懂,希說國語』,謝森中則還是以「梅縣官話」說『我講的就是國語啊!』,『聽不懂?慢慢聽你就聽懂了』;當時在場所有人都懂,不懂者應屬「政治性語言耳」。

如今之「通用客語」比「梅縣官話」更為近似「華語」;在客家會議論壇上用之,又何慮之有?。

結論

「客家話」如依現今發展形勢,必將於近期消亡,已是不爭的事實,也是吾人之所共識;現今90%已失客語能力之年青一代,在此時空與主客觀條件均不利之下,他們的下一代有可能會講客家話嗎?

因之吾人只能改弦易轍,以『山不轉路轉』之法則取得一條生路;就如我們祖先之「漢語」,在遷徙各地之際,為因應主客觀之需要,而權宜改變了腔調,但也教化了各當地人之文化,而致各別均保有其「漢語及文化」之本質,「客語」者亦為其中之一也。

爾今「客語」又逢此世界性之「語言消失洪流」,如能以「通用客語」配合「華語」因應之,則不但可保留70-80%「原客語」之鄉音,也可使已失客語能力者,輕易的回歸「客語」大本營。

如「太陽曬屁股啦」之華語一例,用「通用客語」唸出,對今無論會不會客語之年青一代而言,均可聽得懂;但以「日頭曬屎朏囉」之原客語唸出,則只有熟諳客語者可以聽得懂。

又如有非客籍貴賓,參加客家會議或論壇時,主持人若用「通用客語」,就不致再造成一個尷尬的場面;如此客語之消亡說,又何懼之有。

「通用客語」已發表在網路供各界之酌參;請

1.洽台北市立圖書館、新北市中央圖書館分館,均可憑該館借書證免費借閱本「通用客語」電子書,直接在家中電腦網路環境下閱讀、聽示範發音,不需到館就可以借到書。

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總館館址:10659 臺北市建國南路二段125號電話:(02)2755-2823  傳真:(02)2703-3545

新北市中央圖書館分館:台灣新北市中和區中安街8502-2926-6888

2.亦得在電腦鍵入:「通用客語」或網址http://www.funbook.com.tw/hakka.html洽購之。或參吳美成著「台灣流行外來語」行政院客委會 優良圖書補助出版 SIBN 978-8192-6(平裝)


2012年10月12日 星期五

客家的一線曙光~~從黃肇松秘書長主持中華海峽兩岸客家文經交流協會學界座談會全程用客語談起

 



    101829日,中華海峽兩岸客家文經交流協會,在客家委員會之指導下,於台大校友會館舉辦了一場盛大的「客家的未來及願景」座談會;本會之舉行,與以往最大之不同者,在於會議主持人黃肇松秘書長全程用客語主持,乃給了與會者一股新的感動。

過往筆者等,在國內外所參與之各大小型客家會議或論壇,其目的無不標明是為「發揚客家文化」…,但會議主持人,甚至發言者卻均以「華語」為主,就幾乎聽不到客語之存在;因之吾人誠有置身於「毀滅客語論壇」之

本會邀請了國內院校客家學院及研究機構的院長、所長、教授、青年學子,就「客家的未來及願景」提出各方面的問題,經討論結果認為,所有問題在20年前已年年提出,而今成效大都依然不彰,有待繼續加強努力。

筆者認為以上問題,結乃於以下諸因素所致,茲分述如下以供酌參:

  一、『客家基本法』尚欠週延與落實,有待客委會、客家立委及客家法學有識之士再行努力與營造時勢

  二、缺乏超然且強而有力的客家組織團體,藉發聲或爭取憲法賦予應有之權益:現有之客家社團,均因受制於經費補助單位,致無聲或不便爭取應有之權益;因之實有自籌經費,成立一個超然且強而有力的客家組織團體之必要,如研議中之「客家菁英耆老會」、…為名之非政治性之團體。

  三、「新聞媒體之冷漠」,需吾人創造議題以資突破,更需應用現有優勢之資源妥加發揮;如大嬸婆舞團、達克羅斯音樂,傳統山歌音樂與交響樂之結合…,均為享譽國際或北市新創之我客家資源;還有媒體名人黃肇松…應多聯繫與請教,共謀大計。

  四、客家母語復原成果不彰,確需投入新思維,否則必遭消亡之惡果:『沒有客話就沒有客人』,爾今客家年青一代,母語之流失已達90%以上,雖經吾人在此廿年來竭盡所能的努力,提昇者僅3-5%-而已;如還續之以往,再廿年後,客家母語還能存?實令人失望與惶恐。

吾人如能捐棄成見,除有人各自仍可依舊進行以往之教習母語外,也能效法先人,為適應時勢之須要,得對母語有所權宜改變,又不失其本質的方法;如先祖之「古漢語」,今已大分為南、北漢語兩大類,再細分為八大語系,而各語系雖各略有差異,但均不失「漢語」之本質,客語者乃其中之一也。

今客家母語又此危機存亡之秋,吾人又何不權宜依「華語」即「國語」之語法,將每字各往前進一音調,輕聲不變的原則,再用四縣客語唸出,即成「通用四縣客語」;此「通用四縣客語」不但極類似現已通用之「梅縣官話」,且更易於學會;如能即予正式傳習,依筆者之經驗,五分鐘內即可使學習者諳曉該語法,以後所有詞彙均可自行比擬推敲,進而無師自通矣;不超過一個月,必將使全國通曉當非難事,客語之消亡夢魘,亦當煙消雲散矣!。

上述所謂之「華語」用字,各往前進一聲調」者,及有關資料表列如下:

由上表觀察得知,本語詞例之華語聲調1234,各用字往前進一聲調為2341,即成「通用四縣語調」,與表中之「四縣原音聲調」完全吻合;又華語聲調1234,各用字往前進三聲調為4123,即成「通用海陸語聲調」,與表中之「海陸原音聲調」亦完全吻合。

本語詞例之華語語音,fungtiauyusun,只要依上述方式將華語之各用字往前進一或三聲調,即可成為「通用四縣客語音調」或「通用海陸客語音調」;而與「四縣原音」、「海陸原音」,除「雨」字之語音稍有變化外,其他則完全相符合。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估,世界7000種語言,再一個世紀後,將會消亡90%,客家話將處於早期消亡者之一;在未消亡者中,只有九種語言會成為主體語言,而「華語」即為其中之一也;今「華語」與「客語」又有如此密切規則性之變化,在語言需轉化時,乃屬得天獨厚,為其他語言所無而僅有;如閩南語等,就無法依式有規則的轉化而成,故吾人應善加利用,以作為拯救客語濱臨消亡之用。

客語保有「漢語」入聲字ptkng--m五個特音,而華語卻均已消失,因之在華語所用之語音均有所異化,在此改成「通用客語」時,還應從其異化音調而變化之。茲將有關資料表列如下:


註:入聲音ptk=ㄆ、ㄊ、ㄎ;今有作bdg=ㄅ、ㄉ、ㄍ者;入聲音ptk只有陰入與陽入兩種變化,故華語轉客語不作進13聲之模式。

由上表觀察得知,客語所具有之ptk入聲及ng--m等特音者,「華語」均已消失,而「華語」改成「通用客語」者,均依「華語」應進之聲調而成。

據筆者之經驗,將已失「漢語」特音之「華語」部份詞彙,如『三民主義』,改成「通用客語」唸出:「sanˊminˇzuˋi,此雖與「客語原音」「samˊminˇzuˋngi」略有差異,但國內外之聽者,幾無聽不懂者。

今有人如想堅持要保留歷來經三次以上變化之客語,謂之『不背祖』,當無不可;但需知歷來語言是不斷的在變化;如有人堅持『不背祖』,但歷來吾人早已將先祖之『古漢語』棄之無影無蹤矣;而今客家母語之消亡或權宜圖存,就如『魚與熊掌不可得兼』,那就需吾人智慧的選擇了。

現有客語之種類,據知有20語系以上,而台灣列入教學傳承者亦有四、海、大、平、安等五種之多;惟經此多年證實,在此時之主客觀條件下,尚續以往的教學方式,其傳承效果與理想,確有相當距離;因之客語被消亡之陰影確令人難安。

今吾人如能捐棄成見,敞開胸懷,讓「通用客語」也進入客語教學之行列,則當無礙於原有各客語語系之教學傳承,且可藉「華語」之普及性,即可使客語立即遍傳於台灣,以拯救90%失落客家母語之年青一代;也可藉之使世上熟諳「華語」者,作為學會各客語系之橋樑,進而輕易的學會客語,若此客家母語之消亡又何懼之有?。

結論

客家文化語言,正處於危急存亡之秋,有待我客家在朝、在野、議會、法學、學者及有識之士,群策群力共圖急救,當刻不容緩;此一重任就如「愚公移山」,但吾人需有『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之般若超智慧以達目的;非僅靠「硬頸精神」,而是要以「頸靈、目金、嘴尖、距tak又利」之新思維以因應之。

「通用客語」已發表在網路供各界之酌參;請

1.

    洽台北市立圖書館、新北市中央圖書館分館,均可憑該館借書證免費借閱本「通用客語」電子書,直接在家中電腦網路環境下閱讀、聽示範發音,不需到館就可以借到書。

台北市立圖書館總館:

總館館址:10659 臺北市建國南路二段125

電話:(02)2755-2823  傳真:(02)2703-3545

新北市中央圖書館分館:

台灣新北市中和區中安街8502-2926-6888

2.

   亦得鍵入:「通用客語」或網址

  http://www.funbook.com.tw/hakka.html洽購

2012年7月13日 星期五

客家庄出身的素人畫家余秀雄

 


2012年5月10日 星期四

客家文化系列講座壹、當孔子遇上了當代講演簡報2B、演講部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