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細福
行政院農委會農試所退休
姬白蟻巢之環境如稍有變化,或人為給予變動,則往往可以發現姬白蟻群體死亡現象,這種現象以往曾有學者推論是由於姬白蟻,受到干擾而集體自殺之故(註1)。
筆者曾作進一步之觀察,並撰文認為應屬被「黑柄炭角菌」圍殺之故(註2)。;本文更進一步,參酌”植物病理論證法”,再詳予實驗論證之。
本實驗首取正常姬白蟻巢(如1.圖)之一塊,置於玻璃杯中,再滴2滴殺菌水,然後以塑膠布密封之;經24小時內就有黑柄炭角菌絲,被激化而開始冒出;再經6天就有黑柄炭角菌子實體之形成(如2圖)。
行政院農委會農試所退休
姬白蟻巢之環境如稍有變化,或人為給予變動,則往往可以發現姬白蟻群體死亡現象,這種現象以往曾有學者推論是由於姬白蟻,受到干擾而集體自殺之故(註1)。
自黑柄炭角菌萌芽後,第7天就可以發現姬白蟻,群體體離開蟻巢,集中於玻璃杯壁上,焦躁不安的擠成一團(如3圖);至第8八天就可自部分白蟻屍體上看到白色之菌絲冒出來(如4圖)。
為證明該蟻屍冒出之白色菌絲,就是”黑柄炭角菌”之菌絲,乃取其一隻蟻屍,進行純粹分離培養之(如5圖);該菌絲在25-30度C之室內培養經72小時,即可以長滿試管(如6圖);此與以往培養黑柄炭角菌之經驗資料雷同。
另外同時在該同一蟻巢長出之”黑柄炭角菌”子實體” F”處,及尚未分化形成子實體之菌絲” M”處,如7圖;分離培養經96小時後,在子實體”F”處分離者,已長出明顯的”黑柄炭角菌子實體”如8圖;而在未分化形成子實體之菌絲”M”處分離者,依舊未能形成子實體,如9圖。
2000年筆者在台灣菇類文化館專刊發表,「台灣雞肉絲菇之生態」一文中,曾詳述”黑柄炭角菌”子實體形成過程(註3);但未嘗在已分化成子實體,及未分化形成子實體之菌絲,各別分離培養過;而今在此實驗中,更進一步了解,未分化之菌絲體所分離之菌絲,經培養不會形成子實體,其原因以合理的推斷,該菌絲體應尚屬單相菌絲之故。
換言之,以已往及本試驗之結果,也當得以證明,本件之”姬白蟻集體死因是由於黑柄炭角菌”之所致;惟也不排除另有其他因故,尚需進一步的探討。
參考文獻
1.楊新美 1989 中國食用菌栽培學 新華書店 ISBN 7-109- 00128-8/S-90
2.宋細福 2000 客家時空珍語 伯仲文教基金會 ISBN 957-97225-4-4
3.宋細福2000 台灣菇類文化館專刊 台中縣霧峰鄉農會發行
4.易希陶 1954 台灣銀行季刊第六卷,第四期。台灣之白蟻問
題。p.241~p.26
5.朱宇敏 2011網路 白蟻、雞肉絲菇和炭角菌間的恩怨情仇:
中央研究院週報第1167期http://www.sinica.edu.tw/
參考文獻
1.楊新美 1989 中國食用菌栽培學 新華書店 ISBN 7-109- 00128-8/S-90
2.宋細福 2000 客家時空珍語 伯仲文教基金會 ISBN 957-97225-4-4
3.宋細福2000 台灣菇類文化館專刊 台中縣霧峰鄉農會發行
4.易希陶 1954 台灣銀行季刊第六卷,第四期。台灣之白蟻問
題。p.241~p.2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