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香菇史(上)
宋細福
行政院農委會農業試驗所退休
一、前言
昔日國人傳統上認為,食用菇類乃屬山珍,也是一種可遇不可求之美食:據今2016年已80-95歲之長者所知,1950年代前,在台灣一般民間之宴會,必須是『幼席』,亦即高檔餐宴,才會有一道香菇佳餚之襯置;若有此香菇佳餚者,在評價上,就非僅靠豬鴨鵝肉之粗食可之比擬。
今日由於科技之進步,這些菇類均可人工大量生產,成為大眾化的食品;如再予讚嘆,那必成為不可思疑的笑柄了。
如今詳查台灣香菇之人工栽培史,當可略分為「香菇史文獻紀錄期」、「香菇段木人工栽培期」及「香菇木屑塑膠包栽培期」等三大階段,茲分述如下以供酌參。
二、香菇段木人工栽培史
1.文獻紀錄期
1909-1934年,在文獻上可以查到數筆台灣香菇栽培之紀
錄;惟此一紀錄在當時均僅”束之高閣”,對民生卻絲毫無所貢獻,但對後世之開發卻是極為珍貴。
A.1909年,William A.Murrill 首先記錄台灣有以椎木栽培香菇情形,在Mycologia 1(6):274 發表。
B.1915年,澤田兼吉 記述台灣有以「椎木砍花並施予”香菇菌褶孢子,配合滔米汁法”」,進行人工栽培情形,在台灣博物學會會報發表。
C.1930年,澤田兼吉 記述台灣香菇主要自中國輸入,並有人工栽培成功,及原住民採集野生香菇烘乾出售之史實:發表於台灣博物學會會報20卷。
2.香菇段木人工栽培期
1945年以後,台灣香菇才真正由小量而漸成大量產銷之行列;
A.1945-1960年代間,首先且惟一之香菇推手--”台灣林務局工作人員徐秋霖先生”參考以上資料及引進日本有關資訊,自行編寫香菇栽培手冊,並正式推廣於民間生產;當時之香菇木屑菌種,民間栽培者尚均稱之為『葯』。
該香菇栽培手冊,筆者等數位資深菇界人士,均親自閱讀過;惟至今2016年,經此近一甲子歲月後,該資料在正式文獻卻遍尋無著;此數十年的一段關鍵香菇史當不宜從缺。
1960年代後,民間菌種場便有陸續設場推展者;如農林、羅桂英、櫻花、豐山、建山…近十數家之多。
至1983年後之數年間,為台灣段木栽培發展之最高峰,每年栽培數量近25萬公噸段木(參1)。
B.有關香菇研發方面,1976年後政府有關單位及學者,才開始進行研究改良工作。
a.1976年由台灣大學、中興大學及農試所合作進行香菇之選種與育種工作;參與執行工作者有王西華、鄭燮、陳炳照、韓又新、杜金池。(參1)
b.1978年,台灣大學與中興大學合作進行台灣原生香菇之採集及特性調查;參與執行工作者有鄭燮、陳炳照、韓又新、杜金池、杜自彊、廖英明。(參1)
c.1980年,由台灣省農試所廖英明完成台灣23個原生香菇品系之特性調查與出菇試驗;發表於第六屆洋菇學術討論會。
d.1983年,由台灣省農試所廖英明育成段木栽培品系L107,可適合低海拔之栽培,尤其是對玉井及楠西之芒果老株淘汰後供作香菇段木有重要貢獻;發表於中華農業研究。
e.1983年,由台灣省農試所廖英明及民間陳瑞益、徐義雄等開發以相思樹來栽培香菇成功,可解決部份原木之不足問題。(參1)
f.1985年,由台灣省農試所廖英明育成段木用雜交品系SL19,其菇質好,易產生花菇,適合於以相思樹栽培。(參1)
g.1987年,由台灣省農試所廖英明育成M290品系開始在菇農處作較大規模之生產,開啟了本省香菇鮮銷市場。(參1)
h.1987年,由林業試驗所黃松根、謝瑞忠、孫正春等研發完成香菇栽培之速生法,發表於林試所推廣專刊。
i.台灣段木香菇之推展,自1945-1987年,乃得力於民間菌種場,雄厚之推展動力;其動力乃源於當時相對較豐厚利潤之誘因使然;當時較具聲望者有:櫻花場羅欽師、豐山場趙金虎、建山場簡祺偉、農林場趙守嚴、協和場李增鑑、全信場林炎煌…大大小小數十家之菌種場。
政府方面則以台灣省農業試驗所,是當時唯一從事食用菇研究單位,配合有關農會招開推廣會時,派廖英明、宋細福進行應用及實務理論之說明,以達推展之成功。
j.1987年後,由於大陸廉價香菇入銷、省內「香菇木屑塑膠包栽培法」之興起,及政府禁伐森林木材等因素,而致栽培者驟減;至1990年代後,台灣之段木栽培者,幾近形成消失狀態。(參1)
L.台灣段木香菇之推展,自1960-1990年代,由生產者引進或研發之栽培工具及一般生產情形列圖如下:
M、香菇段木栽培資料圖
三、香菇木屑塑膠包發展史
1.香菇木屑塑膠包之開發與推展期
台灣省農業試驗所自1974年,發表香菇栽培新方法(參2.3),並陸續於1983、1986、1993年編印推廣手冊後(參4、5、6 ),乃漸次取代了大部分的「香菇段木栽培法」。
此一「香菇栽培新方法」,是以木屑壓裝於塑膠包內,再經高溫殺菌後,接種培養而成;此乃世界香菇栽培史之首創;日本學者曾撰文稱:日本是農業技術輸出大國,惟獨「香菇木屑塑膠包」栽培法之技術,是從台灣輸進日本。
日本輸入本技術後,曾嘗試做了諸多的改變:如將原來之圓形包體,改成方形包,以利排包作業;或另有改成大型方塊者…;但結果都告失敗;筆者曾受邀親自前往參訪結果,確認是由於”方形包”之包體,排包時無空隙得以通氣,故”熱交換”不足,而造成包溫過高;又”大型方塊者”在香菇栽培期中,必須要有之振動作業不便之故。
最後還是採行原來輸入之圓形包方式,而且連製包機亦採購自台灣彰化永靖之”忠興鐵工廠”製品。
1982年福建古田縣彭兆旺先生,採用了香菇木屑代料大田栽培成功,1984年推廣全國(參7);此一方法乃屬長形棒狀木屑塑膠包,以多點接種方式而完成。
2014年筆者等,應四川永川黃鴻江先生等菇場之邀,參訪發現,其以半埋於地下之栽培法,因無法震動處理,而致影響後期之出菇”周潮”性;且由於此法在發生雜菌感染時,又無法阻止其蔓延而深感困擾;再者此一包體,若在栽培時採用架空栽培法者,由於其包體太長,長度為75cm左右,在第一次採收後易於斷開,造成管理極為不便;經當場相互研討及黃鴻江等多人,前曾到台灣考察結果,乃決定改為包體長20cm,直徑10cm之台灣式木屑包栽培法以解決之。
在台灣方面, 2011年在菇類產業發展研討會”之刊序上有:『台灣在1960∼70 年間除了研發推廣洋菇成為世界第一的出口國外,也成功開發出全世界首創之”香菇太空包栽培技術”』(參8)。
至於本「香菇木屑塑膠包栽培法」研發及推展之詳細過程史述之如下:
A.當年研發「香菇木屑塑膠包栽培法」時之時代環境背景:
台灣在1950年代後,政府為發展洋菇外銷產業,且在洋菇基
金會之運作下,多年來對洋菇之研究計畫,確實不遺餘力的投入,但對其他菇類則鮮有支援,香菇者亦然;因之「香菇木屑塑膠包栽培法」之研究,乃在無經費支援下進行;在最初步基礎試驗時,當得在研究室進行;但在較大量實驗之階段,則只得藉助於業界的合作才能順利完成。
B.「香菇木屑塑膠包」創作之雛形
1967年代前,木屑塑膠袋培養菇類,最大之困擾是棉栓之設置,筆者乃首創以剪下之塑膠瓶口置於包內,再紮緊包袋口於該瓶頸外方的方法(如圖一a)進行實驗,而得到了初步的改善;此一方法乃委請新竹協和菌種場李增鑑先生進行「香菇木屑塑膠包栽培法」之實驗。
C.「香菇木屑塑膠包」活動瓶頸之改良
1968年代,李太太黃一妹及李增艦先生在製包作業時,發現如能將該塑膠袋口束緊,並先穿過瓶口,再予反轉後拴上棉花 (如圖一b),如此一來不但可以達到省工之目的,且理論上應得以減少感染雜菌機會;經再三試驗果真如此;於是乃製模大量生產應用;此一改良雖只是一小步,但對「菇類木屑塑膠包之製作」卻是極大之一大步;於是乃提出申請專利,並於1971年獲”經濟部中央標準局”台專字 第20465號准於專利10年之在案;並無償公開天下共享之。
(未完待續.....)
請繼續閱讀 台灣香菇史 (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