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細福
提要
為配合新北市113年「客語親子共讀共學活動」,講述「台灣菇類趣談」;乃特增,「通用客語」一節,以資讓完全不諳「客語」之學生,立即學會客語之捷徑。
爾今之「客語」確已瀕臨「消亡」,故當得依據歷代傳承之法則,將會亡我之語言---「華語」調一聲調,而成47腔之一的「通用客語」為用,以避免遭致滅亡之困境。至於現有各腔之母語,則得設法藉「AI技術」保存,或各自精進發展之。
一、前言
2024年10月13、19日,筆者應新北市113年「客語親子共讀共學活動」,講述「台灣菇類趣談」;據臨場前瞭解,與會者雖都有共讀共學「客語」之熱誠,但都已不諳「客語」;因之乃特增,「通用客語」一節,以資讓完全不諳「客語」之學生,立即學會客語之捷徑。
據過去教學經驗,完全不諳客語者,只需5分鐘即得學會此一方法,而自行精進;更有甚者,有閩南籍小學生鄭詩融,經5分鐘學知後,歷經3個月之自我精進,就能在國際會議上,以「通用客語」表演背誦四書,令人深為感動。
爾今之客語,除「四、海、大、平、安」外,還有42腔;各各都期能堅守並傳承永世,但「中、外」歷代均無如願之先例;且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30年前推估,客語必將於今日瀕臨消亡,爾今不幸果然言中;還有一世紀後,全球約七千種語言,能保存者只有九種,而「華語」乃其中之一也;如今觀之亦有不虛之勢;故連歐美也競相學習而開設「華語」班。
二、臺灣菇類趣談臨加「客語形成史料」
1、原四縣客語之形成史說明提要:所謂「原四縣客語」者,只須將宋朝開封府之漢語「中州話」變一聲調、「入聲」陰陽互調即成;如漢語1、2、3、4聲,進一聲為2、3、4、1聲,即為「原四縣客語」以上知其然者,即可一理通百理徹,所有語詞均可依據「漢語字典」之「切音」而無師自通。
如「人、仁」之<唐韻>均為“如鄰切” ,漢音為“gerinˊ,原四縣可語音為gerinˇ;但因歷代口耳相傳之落差,故已將「人」音演化成nginˇ之謬也。
2、通用客語之形成史說明提要:所謂「通用客語」者,只須將「華語」變一聲調,輕聲者不變即成;如華語1、2、3、4聲,進一聲為2、3、4、1聲,即為「通用四縣客語」;而華語1、2、3、4聲,退一聲成4、1、2、3聲即為「通用海陸客語」;還有「客語」之首、尾「ng、m」及b、d、g(p、t、k)入聲音,一律因華語失落而取消之;故「通用客語」,對已熟諳其他現有46腔客語之一者,卻須較長時間消除自我之「執著」才能適應;而完全不諳客語之學生,卻一學就會。
以上知其然者,即可一理通百理徹,而所有語詞均可無師自通,詳如課文內容。